来源:环球网免息配资
金秋时节,走进商洛市商南县清油河镇团坪村千亩板栗基地,漫山遍野的板栗树果实累累,栗蓬挂满枝头。村民穿梭林间,手持长杆轻敲栗枝。随着栗蓬落下,后面的人急忙弯腰捡拾、装筐搬运。山间笑声不断,满是丰收喜悦。
“今年这板栗长势比去年好多了!我种了100多亩,每亩产量能有200公斤,今年单靠板栗就能挣5万块钱。销路也省心,每年的这个时候,收购商都会主动来村里收,根本不操心卖不出去。”团坪村板栗种植大户姚行华说起今年的收成,语气里满是喜悦。他家门前的空地上,新摘的板栗堆得像座小山,不少来务工的村民正手脚麻利地剥着栗蓬,忙碌又蓬勃的氛围盈满院子。
近年来,团坪村紧紧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,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,依托得天独厚的山地资源与适宜的气候条件,大力引导和扶持农户扩大板栗种植规模,通过推广优良品种、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举措,持续优化板栗品质与种植效益。目前,全村板栗种植总面积稳定在5000亩以上,年产量达160吨,带动130户脱贫户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,板栗产业已逐步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。
团坪村位于商南县城以西27公里处,曾经由于交通不畅和经济基础薄弱,板栗等产业长期处于“凭经验、靠天养”的粗放原始状态。为摆脱这一困境,驻村工作队与村“两委”班子主动担当、靶向发力,一方面主动邀请林业专家,针对科学育肥、精细修枝、有效防治病虫害等“手把手”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;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宣讲引导农户转变传统种植观念,规模化发展板栗产业,推动全村板栗生产从“提产量”向“提质效”转变,让村民腰包鼓起来、增收底气足起来。
“为了提高板栗的产量与品质,我们认真发挥驻村帮扶工作力量,通过实地宣讲党的利好政策、对接龙头企业签订订单、完善冷链物流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等方式,带动村民主动发展板栗、天麻等致富产业,在全村营造起了勤劳奋进、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。”商南县委宣传部驻团坪村第一书记徐卫锋说。
一颗小小的板栗,既是村民增收的“致富果”,也是荒山变绿的“生态伞”,这份“地上产增收、山上披绿装”的转变,使团坪村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。如今,板栗产业已成为该村的一张亮丽名片,持续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蓬勃活力。
“未来,村上将以巩固拓展板栗产业优势为核心,依托‘刘家花屋’等红色旅游资源,大力探索‘产业+乡村旅游’融合发展路径,让游客在体验红色文化、欣赏乡村美景的同时,体验板栗休闲采摘,品尝板栗深加工产品,实现‘以旅兴产、以产促旅’。”团坪村党支部书记朱先锋说。(马若宁 李行)
赢赢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